好久以前整理出來,各套入門書裡面老師對二株生的解說,和大家分享吧。

圖片12.jpg

上野秀員「池坊生花─基本構成與技法─」/日本華道社/1979

傳書「迴生卷」中所記載的二株生,有陸物與水物的插口分開,插在寬口花器中的水陸二株生,與僅以水物插成二株的魚道生

魚道生

僅使用水草,插成二株時稱為魚道生。所謂魚道,就是二株之間有魚通過,以此命名。為展現寬廣的水面,給人池澤的印象,使用寬口花器。

 

魚道生的插法,是分插成二株,真與副一株稱為男株(或雄株),體一株為女株(或雌株),來構成一盆花。

 

因為是由男株中分出女株(),因此男株必須插體座。而女株中,體先與體真的後面輕輕插上副座,男株女株皆包含有(真副體)三個要素。女株的副座,即使只是一枝小枝條、一片葉子也好,但有時二株間的空間太窄,會有不得不省略的狀況。但插副座是基本原則。

 

圖片1.jpg

 

女株的體先也是整盆花的體先,不僅只是對應體真的體先。也就是說,必須要有能與男株的真、副,呼應的強度。當然會有所變化。

 

二株的插口前後左右的間隔,並沒有特別的規則,但是因為二株構成一盆花,必須思考寬口花器的大小、花材的狀態,計算整體的調和,適當調整。

 

如範例所示,雖然需配合花器的大小而定,從中心往左右六~七公分,前後四~五公分的間隔,以此為基準,應花材的狀態加減。二株左右相距太遠,看起來就像二株是分離的,失去整體感。(1)

 

不過,前述的尺寸,僅是作為參考而已。

 

按照傳書所述,在二株生成立當時,二株的前後雖分開,但左右根本是連在一起的。現在則是規定左右要分開,這是時代演進造成的感覺上的變化。

 

圖片2.jpg

 

水陸二株生

在尊重自然性的池坊生花中,因陸生植物與水生植物的性質不同,欲插在同一個花器時,考慮到自然性,為了明確區分水陸,因此將插口分開,以插成二株的方式來構成一個作品。

 

水陸生為了表現出池澤的氣氛,使用寬口花器,以水為中心,再輔以石頭來表現陸地,是特殊的插法。

 

水陸生分為二株,構成與魚道生相同,但有陸物男株、水草女株,與水草男株、陸草女株這二種插法。

 

水陸二株生的特點是,將石頭放置水中象徵陸地。因為是以水為主的構成,水展現在花器前方,模仿出後方是陸地的景色。石頭後面視為陸地,將陸物插在此處。石頭的前面是水面,插上水草,以二株來構成一盆花。

 

圖片3.jpg

 

男株(真、副)使用陸物時,男株插花器後方,前面放置石頭。女株()所用水草,插在石頭斜前方位置。

 

相反地,男株使用水草時,插口在花器的前方,女株使用的陸草,雖然是體,但必須插在男株的後面,前方放石頭。因為女株在男株的後方,所以體先也移至後方,看起來會比較弱。因此,體先必須比一般更長、更強,伸向前方,讓它可以看得出來是整個作品的體先,就非常重要了。

 

在生花中,可以使用植物之外的異質物的,只有水陸生中的石頭。因此必須充分注意到石頭的形狀、大小、個數、顏色等。

 

另外,二株的位置一般是以寬口的中心為基準,有時會因季節之故,讓二株略為偏向下座,也就是副方(陽方),讓上座也就是女株這邊的水面看來更為寬廣。以應用在酷暑之際,讓座上客感到清涼。水面寬窄並無規定,按照插者的意圖自由決定即可。

 

此為魚道、水陸二株生共通的手法。

 

圖片4.jpg

 

 

 

華道家元池坊編「池坊ABC─生花變化形篇─」/日本華道社

 

水陸生  黃櫨、燕子花

陸物與水物欲插在同一個花器時,插成水陸二株生,使用寬口花器。

 

本來,花器中插陸物時,將水看作地面,插水草時,看作水面,但因為同時插水陸物,所以很難區分哪裡是水面、哪裡是陸地。所以,在陸物那一株前面放置石頭,石頭的後方就當作是陸地,前方就是水面。

 

一般陸物插雄株、水物插雌株,配置方式與魚道生相同。

 

所放置的石頭也依季節而變化。春季青色、夏季黑色、秋季紅色、冬季白色。

 

圖片5.jpg

 

魚道生 太藺、燕子花

二株生就是指一盆花分成兩株的插法。真副株稱為雄株,體株稱為雌株。完全使用水草的稱為魚道生。

 

雄株與雌株的配置為前後稍微錯開,依照使用花器的大小與花材的高度,間隔距離也會有所不同,傳統的插法就是如此。重點在於如何掌握花器水面有限的空間。

 

圖片6.jpg 

 

 

橫山夢草「池坊生花研究─基本與變化─」/日本華道社/1979

 

水陸生   白桃、柳、燕子花

株分源自於砂物,視角向前後左右擴展,拉出遠近感,象徵性表現出景觀的手法。

 

正風體中,有陸物與水物二種構成雄株、一種作為雌株的配置所插成的水陸生,與水物一種構成雄株與雌株,或是水物二種構成雄株、一種作為雌株的配置插出的魚道生。(此外還有交生的魚道生)

 

現在的三種生或新風體生花中,從自由性與多樣化的觀點,在內容與手法、以及花材的搭配都有所擴張,追求各種不同的可能性。

 

因此,就內容來說,分成自然景觀的象徵性表現與意匠的表現。

 

因為傳統是自然的表現,所以插的是水暖時節到夏季的花,若是意匠的表現時,就不在此限。但是若因花器之故會展現出寬廣水面時,還是必須要考慮到季節與環境。

 

圖片7.jpg

 

這個作品中,以白桃構成雄株的真體座,柳作為真後補枝,以中段流枝展現出輕盈姿態。雌株搭配早春的燕子花,是三種的水陸生。陸物的根部放置石頭,活用傳統的手法。

 

正式的作法,是以平整的石頭沉入水中作為根石,上面再放主石()、副石()兩個石頭。石頭的顏色,春季為青色、夏季為黑色、秋季放紅色系的石頭。這是從盆石的主石顏色而來的。盆石在冬天是白色,但傳統的生花冬天不插株分,請特別注意。

 

這個作品的燕子花,因早春之故,體的三片作為產葉,僅用一朵初開的花在體。水切葉一片爪向內,以陰葉的方式插上。表現出水暖時節,對冒出水面的燕子花新鮮生命的驚嘆,與水邊的遼闊感。

 

圖片8.jpg

 

水陸生      姬蒲、燕子花、黃櫨

水陸生的配置是將水物置於前方,陸物置於後方,表現由水邊展望陸地的景觀。手法基本上是將陸物大大的插在後方,作為雄株,雌株水物是將體的部份分割出去,所以小小的配置在前方。

 

相反的,也可以採取水物大大的插在前方作為雄株,陸物小小的插在後方作為雌株的方法。這時,雄株的副如果像一般的花一樣配置在後方的話,就變得比雌株還要後面,無法表現出遠近感,因此雄株必須插成前副。

 

或者,也可以採取像這個作品,將陸物放在後方,以雌株的方式插出,水物放在前方插得大大的,做出雄株的姿態。在這種情況下,水物的雄株構成真與副座與體,陸物的雌株構成真座與副與體座,讓這兩個部份產生關聯。

 

在這盆花中,以水物的蒲作為真與陽方補枝,前方以交生手法插上燕子花,作為真的前補與副座與體。

 

圖片9.jpg

 

使用這種手法時,也可以以燕子花一種插成雄株,雌株的黃櫨體座部分使用當季的花(薊花、河原撫子等)。有如如後述的副分的燕子花,將副分割的手法。

 

花器的底邊寬廣時,以雄株的中心到花器外側寬度為五,雄株與雌株間距為三,雌株的中心到花器外側的寬度為七的比例來配置。但是,若為底邊狹窄的花器時,採七、五、三的比例水際便會在底邊之外,無法安定,因此兩個水際必須在花器底邊之內,讓兩株的水際到花器外側寬度相同。

 

這盆花為了讓水際看來清楚,省略掉石頭。希望能夠呈現出涼風吹過,倒映水面的花容。

 

圖片10.jpg

 

 

水陸生(變化型) 太藺、燕子花、河原撫子

株分中有水陸生與魚道生,各自都有基本的表現與花型。但是從表現意圖與景觀的視覺上,可以作有變化的構成。

 

水陸生的基本表現,是以陸物的木物作為雄株,插出真體座,插在花器的中心略後方,其前搭配以石頭來象徵陸地,水物作為雌株,插出體,插在前方,以分割出體的部份的構成,來表現遠近感。

 

但是,也可以與之相反的,將水物插在前方,插出真體座,成為雄株,陸物插在後方成為小小的雌株,作為體。

 

這種情況,石頭放在雌株的陸物前面。並且採取這樣的構成時,雄株的副若像普通的花一樣從陽方後角伸出的話,就更後於插在後方的雌株的陸物,無法表現出遠近感,所以雄株的副插在真的後方,向前角伸出,視覺上有如前副般的作用。

 

圖片11.jpg

在這個作品中,雖然是水陸生,卻是以這樣的變化手法來插出的。

 

插法是,花苞一枝與二片葉插出雄株體座、副插在真的前方以前副的手法插上盛開的花一枝與二片葉,接著插胴葉二片、真前的葉二片、然後插真的盛開的花、後補與副座各插一片葉,完成燕子花的姿態。

接著以太藺三枝作為真、副兩枝作為副座,太藺一枝折彎給予空間的變化。

雌株的河原撫子,作為真、副座與體,插在後方。

水際的分割以七、五、三的比例,呈現出變化。必須記住在插株分時,是插花也是在插水。為了展現出輕盈與清爽感,省略掉石頭。

  

瀨島弘秀「池坊入門生花」/講談社/1997

 

二株生(株分)

插口分成二個的手法,使用寬口花器或水盤。將構成一盆花的真副體分成二株,真副稱為男株、體稱為女株。男株略向後方偏移。男株、女株都各有真副體,而整體也有這三個役枝。

 

男株與女株

在魚道生中,男株為真、副,女株為體。在男株必須要有體座。女株也有自己的真副體。在水陸二株生中,在代表陸的草木前面,放置石頭。

 

(1)魚道生

在二株之間,開出一條魚可以通過的道路,因此有這樣的名稱。完全使用水物,男株沒有花沒關係,女株一定要用花。

 

(2)水陸生

將陸物與水物分成二株,後方男株使用陸物代表陸地,前方使用水物構成女株。男株的前方放置石頭代表陸地。男株為水物、女株為陸物時,石頭放在女株前面。

 

 

變化型

 

魚道生  燕子花、太藺

在二株生中,完全使用水物,插成株分花型的手法,稱為魚道生。這是設定在男株與女株之間,有魚可通過的魚道。

 

男株以太藺插真、副,再以女株的燕子花來搭配真的太藺,展現出整體體枝的功能。二株各自獨立擁有三個基本役枝。

 

 

異於水陸二株生,魚道生是以水邊為主,因此在這個作品中,將它插在可顯現出寬廣水面的水盤中。

 

 

 

圖片13.jpg

 

 

變化型

 

水陸二株生     (男株)花桃、(女株)燕子花

依照水陸二株生的插法,以陸物的花桃插成男株,搭配上水草的燕子花,讓女株也有花朵。二株之間的空間,較魚道生更寬闊一點,女株插在男株的前方。區分陸與水的石頭,為求清爽將之省略。

 

 

燕子花需展現出春天柔嫩的新葉,組合葉片,使用一朵花與一枝花苞,插得低低的。

 

 

 

圖片14.jpg

 

 

 

水陸二株生的應用   黃櫨、太藺、燕子花

活用傳統的水陸二株生,展現草木的性情,在真與體使用水物、副使用陸物。是將副分出去的插法。副的黃櫨按照木後的原則,插在左後方,省略區分陸與水的石頭。二株都各自有真副體,也完全按照原則。這是呈現出季節與自然的二株生。

 

 

水陸生是把站在池沼的前面,看到近處是水、遠方是陸的景觀,插在一盆花裡面。水草的感覺比陸物弱,因此增加直挺的太藺的數量,省略黃櫨的葉子,做出輕盈感。

 

圖片15.jpg 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sawarab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